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9679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047123456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文章>>城市>>阿拉善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沙漠增绿 产业增值 企业增效 农牧民增收 阿拉善:努力打造我国北方防沙治沙示范基地

时间:2024年03月24日 编辑:王海清 来源:草原全媒

3月的阿拉善大地春风渐暖、绿意萌生,正是植树造林时。

作为国家防沙治沙主阵地,随着3月12日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全面开工,阿拉善拉开全年防沙治沙、国土绿化了的序幕。

连日来,在阿拉善处处可见植树造林的繁忙场景,由机关职工、农牧民和企业工人组成的义务植树大军每天忙碌在大漠植树一线。

挖坑植苗、填土浇水、覆土固定,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一处植树现场,干部职工分工协作,有序配合,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我们围绕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工程,集中连片推进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建设、退化草原修复、荒漠化治理及小型水保设施建设等措施,持续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东扩南移,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阿拉善右旗林草局局长姚孝德告诉记者。

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盟,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北方防沙带”的重点区,境内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分布面积9.47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面积的35.07%,占全区沙漠总面积的83.04%,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

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阿拉善在长期与风沙的博弈中,逐步形成了飞播造林种草、围栏封育、人工造林种草“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建设格局。使全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自然植被得以休养生息。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据阿拉善盟林草局局长图布新介绍,去年阿拉善盟通过防沙治沙“七大战役”,全年完成林草生态保护建设任务1045万亩,沙漠锁边成效显著,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今年全盟计划完成林草生态保护建设任务551.6万亩,其中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片区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2024—2025年总任务量325.35万亩、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2024-2025年总任务量226.3万亩,项目完成后将对周边省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和河套平原起到屏障作用。

“通过多年来防沙治沙综合治理,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全盟森林覆盖率由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提高到23.18%,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图布新说。

走进位于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的百万亩梭梭肉苁蓉基地,登高远望,茂密的梭梭林铺向天际,遮住了昔日肆虐的漫漫荒沙。

“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可是个好产业,是一条既能致富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路,近年来我们嘎查通过发展沙产业,嘎查农牧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茫来嘎查牧民王会军说。

阿拉善盟在推进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中,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目标,把沙漠生态劣势变为资源优势,依托梭梭林等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过去让人望而生畏的茫茫大漠,如今已成为沙区农牧民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通过“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全盟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4家,参与沙产业的农牧民约2万人,沙产业经营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40%左右;全盟三分之二的牧户通过沙产业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到5万元,部分牧户年均收入长期保持在20万元以上,实现了“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盟将继续巩固阿拉善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果,持续提升三北工程和草原生态修复的建设成效,积极推广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努力将阿拉善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防沙治沙的示范基地,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阿拉善贡献。”图布新说。(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刘宏章)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8047123456,分享您身边的新闻。
晨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