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9679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047123456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文章>>城市>>兴安盟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突泉县:“六个载体”让有形阵地与无形浸润完美融合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编辑:王海清 来源:草原全媒

  “剪纸、书法、拓印年画等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在活动中体验到了!”这个春节,在兴安盟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精心策划的“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体验。首次活动以“非遗·年俗”为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新春文化盛宴。

  “除了线下活动,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我们还推出了‘博物馆里讲年俗’和‘文物中的春州记忆’线上系列活动,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馆长董清雨说,活动所展现出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厚重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传统年俗文化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是突泉县突出群众属性,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的一个缩影。2021年,突泉县在全区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依托1个县级促进会、10个乡镇促进会、203个村(社区)促进会和2380名注册会员,创新提出了“166”工作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走深走细走实。

  “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红色文化研究会、政策理论宣讲团、先进事迹报告团、中华文化艺术团、‘小石榴籽’社团、乡村基层促进会六个活动载体,积极发挥理论引导、宣传导向、示范带动、文化浸润、培根铸魂、群众主体六个作用。”兴安盟突泉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彤表示,截至目前,突泉县已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2600余场次。

  “亲爱的同学们,小石榴籽思政课堂第五课开讲了!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强身健体做阳光少年……”寒假期间,突泉县工农小学二年四班的孙语甜通过线上录制了视频课程,提醒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增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为了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播撒到各民族青少年心中。近年来,突泉县依托“小石榴籽”社团,搭建青年培育载体,在全县28所中小学校均成立“小石榴籽”社团,各学校社团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媒体作用,积极开展“民族之花在校园”“中华文化大家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等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五个认同”。

  “这些画真好看,院墙就像‘穿’上了新衣,让人看着心情就舒畅……”在太平乡赛银花村,很多村民对文化墙赞不绝口。曾经,这里是突泉县有名的贫困村。自2021年赛银花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成立以来,以“团结、爱国、稳定、服务”为宗旨,多形式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活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深入推进肉牛再造工程。现如今,这里成为区级文明村镇、盟级“石榴籽家园”、突泉县乡村振兴样板村。

  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赛银花村党支部书记黄银昌的车里,常年准备着长臂手套、助产绳、高锰酸钾等物品。这些都是村民们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不可或缺的物品。作为赛银花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会长,只要村民们需要,黄银昌都会随叫随到。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们,黄银昌还开通了“村支书爱养牛”的快手账号,定期进行线上直播,解答村民们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各种难题。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接下来,我们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石榴花’常开在我们‘赛银花’。”黄银昌说。

  近年来,突泉县将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等纳入各基层促进会,围绕“兴乡村产业”目标,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产业指导,有效延伸工作触角至基层,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发挥好县乡村三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这一载体作用,为推进兴安盟‘两区一窗口’试点建设贡献突泉力量。”突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名誉会长、突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立军说。(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敏娜)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8047123456,分享您身边的新闻。
晨网
友情链接